30日,記者從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上獲悉,通州在進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同時,將用3年時間打造出海綿城市示范區,實現70%的雨水就地消納,讓未來雨季不再“看!薄
在通州展區位置,一個5D城市模型引起參觀者駐足。據北京建筑技術發展公司研發中心經理羅淑湘介紹,通州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區,申報時承諾凈流系數控制率要達到85%。通州現已形成規劃方向,即實現70%的雨水就地消納,達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的目標。
據悉,試點區域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兩河片區,西南起北運河,東至規劃的春宜路,北至運潮減河,總面積19.36平方公里。
試點區域海綿城市建設任務包括海綿型建筑與小區、海綿型公園和綠地、海綿型道路與廣場、水系整治與生態修復、防洪與排水防澇、管網建設、管控平臺建設等七大類51項建設工程項目。建設的具體措施,主要是依靠透水、蓄水、下挖、排水等來實現。對于低洼區,則會利用生物自身和緩沖帶起到的滯留作用,來提高雨水的凈流速度。
海綿城市規劃正式實施后,要保證其永久性和延續使用性,后續不再輕易進行改造。目前,通州區海綿城市示范區的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后期會根據不同分區進行效果測量。
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將實現試點區域開發建設后水文過程基本與開發建設前保持一致;水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水體黑臭基本消除;水安全得到切實保障,防澇標準達到50年一遇,北運河和運潮減河防洪標準達到50年一遇。(記者潘珊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