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6日從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總指揮部辦公室獲悉,作為第二批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福州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已通過評審并獲得批復。規劃提出,至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區達到70%年徑流總量控制目標的要求。
規劃把我市中心城區劃分為70個海綿城市建設管控分區,從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和水資源等四個方面對每個分區提出管控要求和建設指引。
目前,我市海綿城市建設從試點項目、試點片區、內澇點整治等方面開展。溫泉公園、海峽奧體片區、梅峰山地公園等“海綿體”已相繼建成。其中,溫泉公園是我市首個雨水花園,梅峰山地公園是我市首個山地類海綿公園。
“今年以第1名的成績入圍國家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也意味著未來3年我市將獲得約15億元的國家專項補助資金。”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新區三江口片區、東部鶴林片區作為集中連片示范區,通過生態公園及內河、建筑雨水控制利用、道路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等綜合試點,基本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此外,按照市“十三五”防洪排澇與海綿城市建設行動計劃,我市還將啟動山洪防治及生態補水工程建設,強降雨時將主城區西北部山洪直接引入閩江;缺水時將水引入江北城區內河生態補水。其次,啟動環城湖體及雨洪公園建設,新增東湖、紅光湖、旗山湖等環城湖體,增加庫容約400萬立方米;實施斗頂水庫下游調蓄工程(約120畝)、八一水庫下游(約63畝)調蓄工程等雨洪公園建設。(記者 孫漫 實習生 林戴禮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