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月20日從璧山區城鄉建委獲悉,未來3年,璧山將以綠島新區為主戰場,開展8.35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建設,目前區內的68個“海綿城市”試點項目建設工作已全面啟動。
所謂“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干旱缺水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這種“生態治水”的新方式,突破了“以排為主”的傳統雨水管理理念,有助于防止城市內澇。
璧山區城鄉建委人士介紹,璧山區“海綿城市”計劃投資約12億元,計劃2018年完成。除了居住區、商業及公共建筑設施要按照“海綿城市”的規劃標準來建設,海綿綠地、雨水花園、低影響開發道路、生態停車場、濕地湖庫生態修復、湖庫治理及水源涵養、城市再生水(中水)管網、生態泄流通道等都是重要的建設內容。今年,璧山打算開工建設20多個試點項目,為城區增添一批對雨水吸放自如的城市海綿體。
測算顯示,通過建設這些“海綿城市”項目,璧山有望減少環境資源損失約15億元。(記者 廖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