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工作是城市的基礎工程,污水管網難鋪更是各城市面臨的一大難題。6月28日,佛山全市污水管網建設工作現場會在南海區里水鎮召開。副市長趙海透露,針對“廠網融合”問題,佛山今后或嘗試采用政府購買服務形式,污水管道的建設和維護也交由企業負責。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佛山市污水設施建設實現了全市32個鎮街全部建有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達236萬噸/日,配套污水收集管網達到了2100公里。
城市污水管網進度緩慢,資金和征地拆遷等因素是主要原因。對此,佛山市水務局局長李永生表示,佛山要善于利用社會資本和銀行優惠政策資金,推動截污管網建設。他表示,國開行、農發行兩間銀行已按照國家政策提供優惠貸款服務,其中就明確規定資金用于污水設施包括截污管網的建設內容,各鎮街可充分利用政策解決管網建設資金困難。
盡管建設投入加大,但佛山市污水處理工作依然形勢嚴峻,污水管網設施建設現狀和城市快速發展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如污水管網建設滯后、雨污分流不徹底、截污工程不完善導致河水倒灌、管網錯節漏接導致污水外泄,城鄉管網建設差距明顯,污水廠進水濃度偏低等問題。
“污水管網的建設,過去我們采用BOT模式,污水處理廠由企業建設維護,污水管網卻由政府建設,造成管網分離的情況”,佛山市副市長趙海在會上表示,廠網分離造成污水廠的建設進度快過管網的建設進度,造成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不達標,“特別是污水管網建設資金大頭由鎮街承擔,各鎮街經濟發展不平均,部分鎮街污水管網建設被延后。”
他表示,在廠網融合問題上,佛山或可以嘗試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將管網的鋪設、運行、維護委托大型上市公司托管,“政府做好征拆,把地交出來即可,特別是新污水處理廠建設,要把廠、網一起考慮進去。”
記者張聞、通訊員劉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