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強降雨,使我省皖南多地發生洪澇災害。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昨日從省減災救災委、省民政廳獲悉,6 月18 日以來的強降雨,已造成我省6 市19縣不同程度受災,截至昨天17 時,受災人口已達139.2 萬,因災死亡人數上升到5人,另有5人失蹤。
據介紹,我省安慶、池州、黃山、宣城、蕪湖、銅陵6 市受災嚴重。據省防指通報,此次強暴雨先后發生在四個區域:一是黃山市南部的休寧、祁門、黟縣一帶,二是池州市東至縣南部,三是安慶市宿松、太湖縣一帶,四是宣城市廣德、郎溪縣一帶。部分地區短時降雨量超過50年一遇。
受強降雨影響,新安江、水陽江等5 條中小河流先后超警戒水位,15 座中型水庫、97座小型水庫超汛限水位,現正按規定泄洪。
昨日,宣城的災情有所加重,該市宣州區、廣德縣新增因災死亡1 人、失蹤5 人。其中宣州區死亡1 人、失蹤3 人,均為路上行走中被洪水沖走;廣德縣失蹤2 人,一座橋梁被洪水沖毀,橋上6 人落水,有4 人被救起。當地政府正組織查實搜救失蹤人員,傷者已送醫院就醫。
截至6 月21 日17 時,初步統計6 市共有受災人口139.2 萬人,因災死亡5 人,包括宿松縣3 人、宣州區1 人、祁門縣1 人;失蹤5 人,包括宣州區3 人、廣德縣2 人;緊急轉移安置群眾7.9萬人,直接經濟損失21.6億元,其中農業損失8.3億元。
針對未來一周淮河有強降雨的預報,省水利廳、省防辦調度大別山區各大水庫、淮河干流臨淮崗閘、蚌埠閘等持續加大泄量,超前降低河庫水位。“督促具備自排條件的沿江沿淮湖泊全力開閘搶排內水。調度滁河烏江閘、襄河口閘全開預泄底水,降水位。”省防汛辦相關負責人說。
據氣象部門預報,我省淮河流域、大別山區等地都將有強降雨,并且降雨持續時間較長,部分區域與前期主雨區疊加,防汛形勢十分嚴峻。“特別是大別山區、皖南山區再遇強雨,極易引發山洪泥石流災害。”這名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要對養老院、醫院、危舊房、學校等危險區域進行拉網式排查,全力做好群眾避險轉移;此外,受長江高水位影響,要重點做好水陽江、青弋江、漳河堤防的巡查防守。
此外,這名負責人說,根據天氣預報,27 日前主要強降水位于淮河流域,且總降雨量較大,根據水文部門預測,淮河干流部分站點可能超警戒水位,淮河防汛形勢不容樂觀,需提前做好應對防范。范智 葉翔 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 劉旸 吳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