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武漢“逢雨看海”不意外 光谷漬水成災挺尷尬

發布時間:2016年6月2日 | 來源:華夏經緯網


光谷創業街口儼然成河 (記者曹大鵬攝)

昨日的一場暴雨,雖然江城市民都有預期,但實際感覺并沒有去年7月份那場讓人記憶猶新的暴雨那般來勢洶洶。在武漢“看海”并不讓人意外,畢竟近幾年夏天都會遭遇;但是,光谷片區漬水成災,多多少少讓人感到有些意外。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部門,試圖回答市民的一些疑問。

1.降雨級別“三年一遇”

光谷為何首度成為“重災區”

昨日3-10時,武漢市遭遇大到暴雨,降雨中心位于江南地段,其中洪山、光谷地段降雨量達97-115毫米,最大降雨位于華農和光谷三環線附近,1小時降雨量40毫米,3小時降雨量達70毫米,這也致使光谷首度成為漬水“重災區”。

昨日這場暴雨,使得武漢市20多處地段出現漬水,其中漬水較為嚴重、影響交通較大的共有5處——漢陽三環線江城大道交會處、東湖高新光谷大道三環線交會處、民族大道新竹路口交會處、雄楚大街沿線、曬湖立交涵洞。而這20余處漬水點影響最大的是民族大道新竹路口、光谷大道三環線交會處,車輛被淹入水中,交通中斷。

根據氣象部門的數據,這場還夠不上“三年一遇”的降雨,為何讓光谷首度“淪陷”?

對此,武漢市水務局排水處向九華處長解釋稱,東湖高新光谷大道三環線交會處漬水,主要是因為周邊排水設施不完善、施工工地等因素影響。目前,光谷大道三環線存在多個工地,主要是光谷大道高架橋二期工程,因為工程圍擋致使周邊的排水情況發生改變。

對于民族大道新竹路口以及中南民族大學校內出現的漬水情況,向九華稱,這是因為受南湖水位及巡司河水位頂托,民族大道水藍郡由于下穿立交泵站抽排不及,加之短時雨量過大,出現較為嚴重的漬水。

對于曬湖立交涵洞漬水的原因,同樣是受巡司河水位頂托,雄楚大街沿線受沿線施工工地影響出現漬水。

2.迎戰防汛排澇第一仗

南湖為何沒有提前“去庫存”

昨日的強降雨是武漢市防汛排澇工作會議后首場強降雨,因而被稱為“第一仗”。然而,“第一仗”也暴露出防汛排澇中不少短板。

在再次遭遇“城市看海”的尷尬之余,不少市民也有感到費解的地方。市民張先生稱,昨日強降雨之前,南湖水位和巡司河水位處于高位,水務部門為何不將南湖水抽排到長江中,“去庫存”騰挪出空間呢?

對此,向九華有點無奈地解釋說:“這是一個綜合因素考慮的結果。”

據介紹,南湖與湯遜湖通過巡司河連通長江,目前長江武漢段水位達到23.60米,南湖與湯遜湖的水需要通過抽排進入長江。“巡司河位于平湖門等水廠上游,為了不影響市民飲水安全,我們并不敢全力抽排,巡司河泵站只有68個機組在抽排,巡司河泵站共有12臺抽水泵。”向九華說。

而據武漢市水務局今年3月份發布的《武漢市水資源公報》顯示,南湖和巡司河的水質均為劣V類。正是因為不敢全力抽排,致使南湖水位處于高位,當強降雨來襲時,地下管網的水根本無法直接排入湖中,更不談降低內澇風險。

昨日,武漢市啟動了三級防汛排漬搶險應急預案,共出動1000余人,近200臺車次上路巡查,搶排漬水,泵站累計開機240余臺時,抽水690余萬方。

3.“排水決戰計劃”投入近130

“三年不再看海”為何還是爽約

對于民族大道、光谷大道出現的新“海景”,有網友翻出武漢一家媒體在2013年的“武漢投入近130億,三年后不怕大暴雨”相關報道,指出“三年過去了,武漢主城區內為何還是出現了嚴重的漬水?”

早在20116月,武漢遭遇1998年以來最強暴雨襲擊,三鎮88處地段嚴重漬水。從那時起,逢暴雨必澇、逢澇必堵,到武漢來“看海”成為雨季民眾相互調侃的話題。武漢市先后投入大量的資金改造現有的排水設施,2013年更是啟動了“排水三年決戰計劃”。

不過,據記者了解,當時這些需要改造的排水設施絕大數處于武漢原來的老城區,相對來說,光谷、沌口等地投入得并不多。對此,武漢市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稱,“三年決戰計劃”通過改擴建排水泵站提升其排澇能力、加大地下管網建設等,確實解決了諸多的漬水點,譬如武大正門前、武大凌波門附近、汪家墩車站附近、黃浦路等漬水點,使其不再成為漬水點。

而對于昨日一場“三年一遇”的強降雨,就讓光谷出現“新海景”的現象,武漢市水務局排水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因為目前武漢處于大建設時期,出現了許多大工地,這些工地在建設過程中或者將排水管道掩埋,或者破壞了管網。前不久舉行的武漢市排水防澇工作新聞通氣會上,有地方的排水管網在“清管渠”時竟然清出了大量的水泥塊。可以說,多重因素疊加,導致昨日的光谷片區成為漬水之最。(記者黃鵬程)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