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記者從橫琴新區獲悉,橫琴建成全國唯一一條無任何市政排水管網的道路———紅旗村寶興路,該道路按照“海綿城市”的理念,建有一個雨水調蓄管廊,雨水經綜合處理與回收利用后,可作為消防、澆灌、沖洗路面等市政用水。
改造前道路積水深達60厘米
據介紹,改造之前的寶興路常年內澇嚴重,每逢暴雨來襲時,現有的雨污合流管并不能完全承擔排水功能,路段積水嚴重,最深處往往能達60厘米以上。
2013年,為了迎接珠海國際馬戲節,橫琴新區開始考慮改善和解決這一路段的積水問題。當時,原本擬定在該區域新建一條直徑0 .8米的雨水管網,但在實地勘探之后發現,區域地下水位極高。并且在風暴時海水平面本已較高的情況下,雨水無法通過排洪溝及時排入大海之中。針對上述問題,橫琴新區決定對該路段采用低影響開發理念進行改造,決定采用雨污分流改造的方式。
該工程的設計單位上海佳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婁城銘介紹,通過對海綿城市建設技術中下凹式綠地、植草溝、雨水排水管廊、新型雨水口建設及透水路面等技術的綜合運用,使寶興路段無需傳統的雨水管網,真正達到生態排水的目的。寶興路也成為國內第一條也是目前唯一一條無任何市政排水管網的道路。
雨水處理后可作為市政用水
據介紹,按照“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設計和施工單位依托寶興路道路兩側的綠化帶和路旁的可利用綠地,對道路整體區域的雨水進行收集利用。道路兩側路沿石進行穿孔處理,使得雨水能夠更快地流入綠地,東邊花壇下邊埋鋪調蓄系統,西邊綠化帶埋鋪透水管道與之相連,充分體現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中“滲、滯、蓄、排”的特點,建成了一個典型的雨水調蓄管廊。工程還將部分雨水進行綜合處理與回收利用,作為消防、澆灌、沖洗路面等市政用水,體現了“蓄、凈、用”的特點。
此外,工程對路沿石采用開口設計,使雨水能夠迅速進入綠化帶進行下滲,或通過雨水口進入管道以及收集系統。工程還對路面的雨水口進行了改造,將所有雨水口全部移入綠化帶之中,使道路更加整潔。
橫琴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寶興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調蓄總體積為3140立方米,雨水收集量為120立方米左右。建成后寶興路區域積水情況明顯改善,在下暴雨期間,阻礙人們交通出行的深積水再未出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