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西安首個市政工程“海綿城市”項目將于5月底投入使用

發布時間:2016年4月20日 | 來源:西安晚報

 

既能收集雨水補給城市水源,又能節約城市地下管網建設成本,記者19日從市政部門獲悉,西安首個市政工程“海綿城市”項目將于5月底投入使用。這個項目每年大約可補給地下水8000立方米,補給量基本能滿足800~1000戶家庭1個月的用水需求。

調蓄池可容納近萬立方米降水

渭河南岸濱河路下穿路旁一片茂密的樹林中,一座底面直徑約60米的圓形調蓄池格外惹眼。“這是西安第一個采用了‘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建造的調蓄池,在汛期用于雨水的儲存和利用。”工程項目經理張寬峰介紹。

這座圓形調蓄池基本與周圍的草地平行,深近3米,頂面直徑約80米,底面直徑約60米,上寬下窄,調蓄池的側面布滿了一塊塊方格狀的草坪,其中有兩處方格為入水口。這座調蓄池并不儲水,進入其中的所有雨水都會自然沉降,進入地下。

“建設市政道路時一般會在道路兩側建設雨水管網,每段管網都有起點、終點。以往的建設中,下一條路的起點一般與上一條路的終點相連,下雨時,道路收集的雨水從一處處起點流向終點,最終匯入直徑達兩米多的主管網。”

張寬峰說,傳統雨水管網距離長、投資大,收集來的雨水不斷向末端匯入,下雨時管網壓力,尤其是末端管網壓力很大,極易發生內澇。而且這種傳統的方式把收集來的雨水送入了污水處理廠,沒有把它們留在城市中發揮作用,也是一種浪費。

記者了解到,這座調蓄池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直接容納近1萬立方米的降水,兩處進水口分別連接著周圍的兩條主干道,方圓幾公里內的雨水都會沿著排水管網流入調蓄池,不再進入市政雨水管網。

更多雨水將被就地吸收利用

從效果看,這座調蓄池直接解決了雨水被浪費的問題。調蓄池正式投用后,僅池體本身和植草護坡每年可減少市政雨水排放約29100立方米,這意味著近3萬噸干凈的雨水可以被城市直接吸收,而不是像以往那樣被排出城外。

這一座調蓄池每年就能補給地下水約8000立方米。按照每戶家庭每月使用8~10噸自來水計算,這一補給量可以滿足800到1000戶家庭一個月的用水需求。

市市政公用局科技處處長南毅說:“未來西安市政建設的方向,就是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作用,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

目前西安市正在按照《西安地區“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標準圖集(市政類)》的標準,加緊編制西安市“海綿城市”規劃專項規劃,為西安市“海綿城市”設計、施工提供技術參考依據。今年將有多處市政工程出現“海綿城市”的元素,更多的雨水將被就地吸收利用。

“今后新建的市政工程中,我們將適當降低道路硬化面積,預留雨水滲透空間,改變路面雨水收集方式,結合景觀綠化,吸納道路雨水用于城市建設。”南毅說。(記者魏鑫)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