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府3月20日發布《四川省城鎮地下管線管理辦法》,對城鎮地下管線的規劃、建設、運營、維護及信息管理做出統一規定。規定要求,市政道路新建改建5年內不得因敷設管線開挖。這是四川省首個專門針對城鎮地下管線管理的文件,將于5月1日起施行。
道路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多年來道路施工、建設、管理、維護中出現問題也讓群眾頭痛不已、怨聲載道。例如去年11月被媒體曝光的河南鄭州市隴海路與中州大道交叉口的隴海高架橋,因領導的一句話,才開通5天的路,50米的瀝青路面又被挖開,同時建好的花壇、花壇內的綠色植物、人行道也全部被挖。這一典型事件暴露了該市規劃、決策等方面的缺陷,輿論嘩然。相比這類 “紕漏”,給群眾帶來更多不便、廣受詬病的是 “馬路拉鏈病”。
“馬路拉鏈”是指道路挖了填、填了挖現象,道路建設缺乏統一的規劃管理,多家企業各自為政,導致馬路被開腸破肚的情形不斷出現。不少地方市政道路修好以后,不久就又被攔起來,要求車主行人繞道而行,名曰“埋設天然氣管道”;過不久又被攔起來,告知“道路開挖,埋設電信網線”或“城市供水管線”“移動管線”等等,且經常還不是在一處開挖,讓市民煩不勝煩。
究其因,是市政道路規劃編制不科學,沒有將所有地下管線統一納入規劃,造成“你建你的,我挖我的”,各自為政的“馬路拉鏈病”時而發作。“發病”的是相關部門,“吃苦藥”的卻是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