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海綿城市項目預計“十三五”前期進入集中爆發期 潛力巨大

發布時間:2016年3月25日 | 來源:海綿城市網

近年來,廣州、杭州、北京等城市頻繁遭遇強暴雨襲擊,引發嚴重內澇,可說是“逢雨必澇,遇澇則癱”。2011年,“到武漢看海”成了流行詞;2012年,北京“7·21”大雨讓77位市民失去生命……城市發生內澇,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地下排水系統落后于城市建設,但從根源上說,是建設和建筑改變了地表徑流量,增加了地下管網的負擔。

幾年來,“海綿城市”概念的提出有望解決以上問題。那么我們有必要首先說一說什么叫做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概念

顧名思義,海綿城市指的是城市像海綿一樣,有降雨時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徑流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干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

城市化帶來一系列水文效應,包括“雨島效應”、“熱島效應”、“干/濕島效應”等,而海綿城市被認為是穩增長的重要手段,同時從解決城鎮化發展現實問題看,海綿城市可以起到預防城市內澇、緩解城市干旱和改善城市生態的作用。

政策推動過程

2014年,住建部出臺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20151月,國家財政部、水利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啟動了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20154月,南寧、武漢等16個城市通過層層篩選被列入國家級試點名單;20156月,水利部組織編制了《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水利工作的指導意見》。20157月,住建部發布了《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和管理辦法》。同時,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聯合發文發布了第一批16個海綿城市的試點名單,給予大額中央財政補貼。2015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海綿城市建設的總體要求,并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201632日財政部出臺《關于開展2016年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2016311日住建部出臺《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制暫行規定》并印發給各地方建設廳、規劃委,要求各地設市城市10月底前完成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草案編制工作,按程序進行報批。批準后,由城市人民政府予以公布。

海綿城市建設已經從去年的立項規劃到了今年的地方推進實質招標階段,而其中的受益細分領域也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

暫行規定解析

根據暫行規定,編制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應堅持保護優先、生態為本、自然循環、因地制宜、統籌推進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小城市開發建設對自然和生態環境的影響。規劃范圍原則上應與城市規劃區一致,同時兼顧雨水匯水區和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生態要素的完整性。要依據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因地制宜確定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路徑。老城區以問題為導向,重點解決城市內澇、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等問題;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以目標為導向,優先保護自然生態本底,合理控制開發強度。

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經批準后,編制或修改城市總體規劃時,應將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將海綿城市專項規劃中提出的自然生態空間格局作為城市總體規劃空間開發管制要素之一。編制或修改控制性詳細規劃時,應參考海綿城市專項規劃中確定的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等要求,并根據實際情況,落實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等指標。編制或修改城市道路、綠地、水系統、排水防澇等專項規劃,應與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充分銜接。

各城市在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的指導下,要編制近期建設重點區域的建設方案、滾動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在評估各類場地建設和改造可行性基礎上,建設方案對居住區、道路與廣場、公園與綠地以及內澇積水和水體黑臭治理、河湖水系生態修復等基礎設施提出海綿城市建設任務。

相關專家說法

住建部建設司水務處副處長牛璋彬曾在某高峰論壇上表示,海綿城市的建設是一項非常復雜又非常系統的大工程。從建設內容看,有建筑和小區、城市綠地和工廠、城市水系,涉及的行業包括建筑、道路、橋梁、水利工程、園林綠化等,是一個綜合的項目,涵蓋的工作在專業規劃的基礎之后,還包括勘察、設計、投資、建設、運營等方方面面。高復雜性、項目條件不清晰、投資額巨大,因此地方政府在組織這項工程的時候也會遇到諸多挑戰。

全國人大代表黃代放建議:由國家行政主管部門主導,針對城市規模、南北區域特點,制定發展政策,注重海綿城市規劃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加強建設管理,重點考核進度完成情況;建立海綿城市創新發展專項基金,鼓勵科研院校及企事業單位開展高端應用方案、技術、產品的研究與研發,引導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各類產品研發、生產、應用,避免低水平重復研發和低技術產能過剩;鼓勵建設模式創新,特別是在吸引社會資本,推動PPP模式發展方面,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和資金支持;構建基于互聯網及物聯網并形成水聯網的信息共享服務平臺,為海綿城市建設主管部門提供評價考核的專業支撐,通過評審考核,正確引導海綿城市建設,保障其有效性和實用性。

石家莊經濟學院教授張久民:“海綿城市在我國還處于摸索階段,除了可以借鑒國外經驗,更多是從城市實際出發考慮,建立適合的循環系統。”

市場空間可觀

海綿城市在2015年中主要以政策持續落地,各公司以不斷簽訂框架協議為主,相關項目預計將在“十三五”前期將進入集中爆發期。發債口徑的放寬,中央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各地積極厘清PPP項目中的收費權劃分,都讓困擾市場的變現問題得到了更清晰的答案。海綿城市建設,與此前拉開序幕的全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棚戶區、危房改造相輔相成,構成城鎮化建設“升級版”,對于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容小覷。預計整個“十三五”期間,總投入將不低于12000億元,平均每年超過2000億元。

目前,海綿城市每平方公里的改造成本將在1.2億元至1.8億元,按照國務院2020年完成20%城市建成區的改造預測及2014年城鎮建成面積來推算,改造投入空間在1.2萬億元至1.8萬億元。將一定程度上帶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環境治理,已經成為穩增長的重要舉措。在當前宏觀環境下,被打上“不差錢”的標簽的行業屈指可數,國家政策傾斜下,因此這一板塊潛力巨大。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