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記者從銀川市規劃管理局了解到,《銀川海綿城市規劃》編制工作正式啟動。目前,規劃編制工作已進入現場踏勘和基礎資料收集階段,預計5月份完成規劃初稿。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銀川年平均降雨量在180.94mm,年最大降水量達354.3mm,雖處西北內陸地區,但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多次內澇。近些年來,銀川城區出現過的嚴重內澇災害,使城市多處被水圍困,交通受阻,居民出行遇難,城市基礎設施損毀,農田被淹。為此,銀川市已于近日正式啟動《銀川海綿城市規劃》,公開向5家設計單位招標。泛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憑借一定的海綿城市規劃編制經驗順利中標。目前,《銀川海綿城市規劃》已進入現狀踏勘和基礎資料收集階段,預計 5月份完成規劃初稿,初步計劃于今年年底完成編制任務。
市規劃管理局規劃科科長陳睿向記者介紹,銀川將根據實際情況編制適合海綿城市建設的長遠總體策略,通過對銀川海綿城市建設的現狀分析、優勢劣勢對比,提出有效的建設方法,并根據有效方法設定海綿城市建設的總體目標和分類規劃。在此期間,銀川將就海綿城市編制專項規劃,對綠地系統、水系統提出系統建設藍圖,并提出相應的設計導則和規劃指引。
“海綿城市試點城市,必須有系統且科學的海綿城市規劃。”陳睿告訴記者。《銀川海綿城市規劃》編制完成后,銀川將力爭申報海綿城市試點城市。(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