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四川:印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

發布時間:2016年1月28日 | 來源:四川日報

雨水可通過城市地面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減少城市內澇,這樣“會呼吸”的海綿城市在四川將越來越多。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提速四川省海綿城市建設。

《實施意見》提出,四川省將綜合采用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等多種手段,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科學規劃和統籌實施海綿型建筑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公園綠地、公共服務設施、排水防澇設施、水系保護與修復等6類重點項目建設,構建自凈自滲、蓄泄得當、排用結合的城市良性水循環系統。重點抓好遂寧市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和5個地級城市、10個縣級城市省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開展省級海綿城市項目示范。到2020年,全省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能達到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30年,全省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以上目標。

《實施意見》要求各地抓緊編制規劃。設市城市、縣城在201612月底前完成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的編制。全省300個“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要按照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重新審視建設規劃。

根據《實施意見》,新建建筑與住宅小區室外非機動車道路、廣場、停車場和運動場等應采取透水鋪裝;海綿型城市新建道路的綠化隔離帶和兩側綠化帶要因地制宜運用下凹式綠地、植草溝等形式,增加道路綠地對雨水吸納力。

海綿型公園綠地要因地制宜建造人工濕地、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植草溝、多功能調蓄水體或蓄滲綠地等設施。各地行政機關、學校等各類大型公共建設項目,要減少建筑和廣場的硬質鋪裝面積。

《實施意見》提出大力推進PPP模式,通過使用者付費、政府付費、可行性缺口補貼等多種形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建設和運營管理。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