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電影《速度與激情》下水道中逃亡的橋段嗎?還記得電影《偷天換日》里幾輛迷你轎車在地下管道里追逐的情景嗎?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地下綜合管廊也將在我市出現。威海市日前出臺的《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威海市將高標準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60公里,并投入運營。
它是啥?
何為地下綜合管廊?想象中,應該是不同的管線全部都被歸置到一個大的地下隧道中,在同一個“大家庭”中和睦相處,并由各自的“保姆”隨時看護。
對此,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給出了權威解釋:地下綜合管廊主要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
據了解,建地下綜合管廊時,一般會在地上的馬路綠化帶中間留出入口,從入口可下到地下綜合管廊中。屆時,一旦地下管線出現問題,維修人員甚至可乘小型維修車輛進到管廊中進行維修。
那么,哪些管線需要入廊呢?管線擁有單位是否能夠自行決定是否入廊呢?
據介紹,原則上,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的區域,區域內的所有規劃入廊管線必須入廊;已經在管廊中預留管線位置的,不得再另行安排管廊以外的管線位置,既有管線也應根據實際需要結合管線改造逐步遷移至地下綜合管廊中;對已規劃入廊的新建管線,規劃部門不得再另行安排地下綜合管廊以外的位置,建設部門不予施工許可審批,市政道路部門不予掘路許可審批。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將實行有償使用。入廊管線單位應向地下綜合管廊運營管理單位交納入廊費和日常維護費。入廊費主要參照各入廊管線在綜合管廊全壽命周期內單獨敷設以及更新改造成本(含建設工程費用、道路占用挖掘費用等)確定,日常維護費參照占用地下綜合管廊空間比例、對附屬設施使用強度等因素確定。
為么建?
日常生活中,不時會遇見這樣的情景:一個路段平時不怎么堵車,但突然有時堵得挺厲害,原來這段路正在進行管道線路維修。
目前,各部門的管網各自建設、各自維護,使得一些路面面臨“挖了填,填好了再挖”的窘境。雖然在相關部門的約束及公用設施部門的協調配合下,已盡量減少對馬路“開膛破肚”的次數,且維修時間盡量選擇在晚上人車較少的時間段,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道路開挖仍難避免。如此拆拆補補,便形成了“馬路拉鏈”現象,它不僅給人們日常生活和交通帶來不便,也造成了一定的資金浪費。
日前,威海市出臺了《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的實施意見》,全面啟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不同部門的管道和線路集中在一個管廊,將大大提高管理效率、節約成本,消除為市民所詬病的“馬路拉鏈”等現象。
建在哪?
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威海市已進行了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明確了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區域和布局、入廊管線種類、斷面形式、平面位置、豎向控制等,安排了建設規模和時序。考慮到城市發展遠景,應預留和控制有關地下空間。
那么,威海市哪些地方將率先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呢?你的家門口會不會成為第一處“試驗田”呢?對此,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進行了簡要介紹。
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主要在威海市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域進行,這些地方的部分新建道路將根據功能需要,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老城區也將結合舊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地下空間開發等,因地制宜、統籌安排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而在地段選擇上,則主要選擇交通流量較大、地下管線密集的城市道路、地下綜合體等地段;開挖路面會對城市交通造成較大影響的地段,比如重要公共空間、主要道路交叉口、道路與鐵路或河流的交叉處,以及道路寬度難以單獨敷設多種管線的路段,將優先建設地下綜合管廊。
據了解,東部濱海新城目前已經開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下一步,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還將按照規劃逐步推進。
按照計劃安排,到2020年,威海市將高標準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60公里并投入運營。據了解,為將地下綜合管廊打造成百年工程,威海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將實行質量終身責任制度,建設過程中嚴把質量關,并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