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太原市:升級改造老舊地下管網與推進綜合管廊建設并重

發布時間:2016年1月14日 | 來源:山西日報

20151230日,太原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太原市城市地下管網條例(草案)》,按照程序報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后將正式實施。這也是該市關于規范地下管網管理、推進綜合管廊建設的首部規范性法規。

作為太原市規范管網建設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太原市城市地下管網條例(草案)》的出臺,其目的就是為了有效破解城市建設重“面子”輕“里子”的難題,使其成為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加速器。

施工次序混亂管網老舊怎么辦?——編制地下管線建設計劃,升級改造老舊管網

近年來,太原市大規模推進道路新建與改擴建工程,城市路網得到進一步完善,人們出行也更加便捷。但在施工過程中,涉及地下管網的種種問題卻總是讓人糾結與無奈。

太原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孟凡政總結了幾類管網問題:一是地下管線先后施工的次序混亂。“不同性質的管線,施工要求不同。施工不規范行為,勢必帶來安全隱患。”二是管線信息不明。“通過城建檔案查看到某個路段沒有管線,結果開挖后發現不僅有,還弄不清楚是什么管線。道路施工中出現的挖斷自來水管道、燃氣管道的事故,均和管線位置不明有關。”三是占壓地下管線,特別是占壓燃氣管線,一旦發生事故,將會威脅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對此,《條例》明確要求,城市的建設主管部門要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地下管網綜合規劃,編制地下管線建設計劃,并與城市道路建設計劃相銜接和協調。為了規范地下管線的建設流程,《條例》還細化了22條規定,包括地下管線施工前的手續辦理和施工中必須遵循的規定,以及出現各種問題時所采取的解決方法等。

供水、供熱、供氣、通信、電力……地下管線猶如看不見的毛細血管連接著千家萬戶,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眼下,太原市部分老城區由于原有管道生產工藝落后、管道材質差、抗壓抗腐蝕能力弱而引起管道破裂、滲漏等問題,升級改造迫在眉睫。《條例》規定,地下管線的產權單位或者管理單位要重點改造超過使用年限、材質落后和受損嚴重的供水、排水管線。對存在事故隱患的地下管線,進行維修、更換和升級改造。

哪些地方統籌建設綜合管廊?——學習借鑒外地經驗,明確劃定范圍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多種地下管線的公共隧道。資料顯示,部分歐美國家“綜合管廊”已有百余年的發展歷史,但在我國目前還屬于新生事物。雖然國內部分城市近年來也積極開展試點建設,但也都處在探索建設管理經驗階段。

去年12月,太原市人大法制委及太原市城管委的相關人員到廈門和珠海兩地就綜合管廊建設進行了實地考察。廈門已建成的兩個綜合管廊項目是按照建設項目性質確定建設主體的,珠海橫琴新區環島綜合管廊是由政府主導建設的。

孟凡政向記者進行了描述:在廈門綜合管廊的隧道里,兩側都是一層一層的隔斷,每一層的管線都不相同。線路是誰家的,有什么問題,一目了然。隧道中間的通道可供施工人員,甚至是車輛通行。管廊內還預留了一些管線的位置,為未來可能要敷設的線纜做準備。“這樣就有效避免了管線出現故障要開挖,埋設新的管線又要開挖的問題。可以說,推進綜合管廊建設,是解決‘馬路拉鏈’的有效手段。”

省政府《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實施意見》顯示:到2020年,全省將建成一批具有先進水平的地下綜合管廊并投入運營。那么到底在城市的哪些地方需要統籌建設綜合管廊呢?《條例》明確劃定范圍:一是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域的新建道路;二是老城區;三是本市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線密集的城市道路、軌道交通、地下綜合體等地段,本市高強度開發區、重要公共空間、主要道路交叉口、道路與鐵路或者河流的交叉處,以及道路寬度難以單獨敷設多種管線的路段。

“綜合管廊的建設成本非常高,每公里耗資在8000萬元到1.2億元。這是全國的平均水平,北方城市因為多了供熱管網,成本還有可能再高一些。但建成后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解決地下管線問題將會起到關鍵的作用。”孟凡政說。

各自為政管理無序怎么辦?——建立綜合協調會議制度,專項普查每五年一次

如今,城市地下管線涉及的部門、單位和行業眾多,管理日趨復雜。而太原市由于長期以來沒有制定相應制度和政策措施,對有關規劃、建設、管理主管部門及管線產權單位、管線建設單位、勘測單位的權利、責任、義務沒有明確的界定,以致相關管理部門在地下管線的管理上不能協調一致,各自為政,管理無序。

孟凡政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太原市管溝建設主體與部分管線運營維護主體一直以來都是完全分離的。由于管線維護主體不明確,常使敷設有大量管線的管溝無人維護監管,盜用管溝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地下管線的運行安全。

做好城市工作,就是要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統性。《條例》指出:市人民政府要將地下管網的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地下管網綜合協調會議制度,協調解決地下管網規劃、建設、維護和管理中的重大事項;市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地下管網建設的監督管理工作;市規劃主管部門要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組織編制地下管網綜合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等。

不僅如此,不同類型的地下管線,應當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地下管線建設維護管理模式,才能提升對地下管線綜合協調維護的管理水平。因此,《條例》中指出,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門可以通過與地下管線產權單位、地下管線管理單位協商,創新地下管線共同維護管理模式,提高城市地下管線維護管理水平。

“太原市地下管網的歷史遺留問題也比較多。解放初期太原市曾建了一批老舊管線,有的因為相關檔案資料丟失無從核對,有的把道路打開才發現連一根管子也塞不進去了。所以,摸清家底至關重要,它是管理好地下管網的先決條件。”孟凡政說。

對此,《條例》中明確提出,地下管線專項普查應當每五年進行一次;市城鄉建設檔案管理機構應建立地下管網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及時將地下管線普查資料、竣工資料、補測補繪資料輸入系統,實行動態管理。

(記者 丁園)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