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南京江北新區將開發450萬㎡地下城綜合管廊與海綿城市成亮點

發布時間:2015年12月2日 | 來源:江南時報

近日,南京江北新區核心區地下空間開發建設國際專家咨詢會舉行。未來江北新區將開發超過450萬平方米地下空間,而地下空間承擔的任務是治理道路擁堵、空氣污染、內澇等城市病,助力城市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亮點一:打造新街口地下空間十多倍的“地下城”

根據規劃藍圖,規劃范圍東至長江,南至七里河,西至沿山大道,北至定向河路、浦東路的中心區,是江北新區的一個“重頭戲”。這個16平方公里的中心區,將打造南京濱江的示范性CBD地下城市——地下共4層、450-480萬平方米的空間,以商業零售、文化娛樂、體育休閑及生活服務各類設施滿足大量地下公共活動需求。商業、地鐵站、停車場、綜合管廊都在它的“肚子”里,面積是南京主城新街口地下空間的十多倍。

地下CBD將集中開發約36萬平方米、沿中央大道下結合地鐵站廳布置為主要的通道,其余部分通過地塊間的通道實現聯通。這個區域內將引進商場、文化娛樂,以購物休閑為主。此外,規劃區周邊約有15個地鐵站點,各站點都有配套的商業開發,主要是社區商業服務、餐飲以及社區超市等功能。除了商業開發之外的面積,地鐵站的其他地下空間全部為停車位,這種設計就是鼓勵市民多乘坐地鐵,綠色出行。

亮點二:綜合管廊里有江水源熱泵系統管線

綜合管廊是江北新區的又一亮點,這種科學的“新生事物”能避免以往市政管線施工對路面進行的重復開挖。電力、燃氣、雨水、污水、供水、通信、空調水管等全部進入地下綜合管廊。

江北新區現階段綜合管廊主要建設范圍,以南京長江五橋至建寧西路過江隧道之間區域為主。依托豐字河路、臨江大道高壓電力走廊作為主軸,串聯中心城區,并與已建綜合管廊銜接,由此形成的井字形骨架網絡和支線管廊共同輻射擬建區域。擬建區域管廊建設的總體規劃約53.82公里,目前一期已建設完成10公里,主要圍繞中心商務區進行規劃,管廊干線為豐字河路、臨江路、勝利路、興城路、商務大街、迎江路,通過商務東街、規劃支三路、規劃支六路作為支線串聯成網。 二期擬建設43.82公里。

與老的綜合管廊相比,江北新區的管廊設置更為合理,分為單艙及雙艙兩種規格,目前主要納入了給水、電力、聯合通信及空調管4種市政管線。“江北新區核心區將用上江水源熱泵系統,即以長江水為能源,帶動熱泵,給核心區的建筑集中供暖并提供夏天的冷空調。未來江北新區CBD的空調就靠它帶動。”一位負責人介紹。

未來,二期管廊“肚子里的貨更多”——將分單艙、雙艙、三艙、四艙4種規格,與一期管廊組成井字形干線骨架,輻射整個江北中心城。 部分路段納入給水、中水、通信、電力、燃氣、熱力、雨水、污水、創新垃圾管9種市政管線,在國內尚屬首創。

在專家咨詢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特別指出,不能一味追求地下管廊空間多高多大,而是科學設置,緊湊、合理,要和道路建設同步施工,節省成本。

亮點三:綠化儲水系統打造海綿城市

按照國家海綿城市的建設規劃,從2015年到2020年,全國658個城市的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都要實現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江北新區中心區也充分引入海綿城市理念,在全市最先設置了綠化儲水系統,即通過公共綠地底部的調蓄設施,對雨水進行過濾后儲存,這些雨水可以用來綠化灌溉和景觀使用,每個調蓄設施的蓄水能力達5000立方米。錢七虎認為,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商業開發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應該是為了城市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通過地下公共交通,將人流引入地下,緩解地面交通擁堵,減少由此引發的尾氣污染。同時通過海綿城市的建設,讓城市更加順暢排水。(記者 黃勇)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