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建立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工作調度通報制度的通知》(魯建城函[2015]23號)要求,各地市每月5日前上報地下管線工作相關情況。根據7、8、9月份各地市相關單位上報情況,日前,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下發《關于全省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工作情況的通報》,通報全省地下管線建設管理工作情況。
一、工作開展情況
總體上看,各地積極貫徹落實魯政辦發[2015]16號文件精神,嚴格落實魯建城函[2015]23號文件要求,積極開展地下管線普查、綜合管廊建設、管網改造等工作。
(一)規劃編制報批情況。截止9月底,青島、章丘等28個市、縣(市、區)完成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編制并報批;青島、龍口等11個市、縣(市、區)完成地下管線綜合規劃編制并報批;青島高新區、萊州等5個市、縣(市、區)完成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規劃編制并報批。
(二)地下管線普查。截止9月底,全省17地市中,除濟南市、棗莊市正在普查、12月底建立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外,其余15地市均已完成信息普查,建立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占17地市的88.2%。其中,濟南市二環以內除通信類管線以外,其它管線已全部完成普查任務;二環路以外區域管線普查已全面展開。棗莊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進展順利,年底前完成建成區管線的普查。淄博、威海、日照3市地下管線普查進度快,普查范圍廣,所有的縣城均已完成普查并建立綜合管理信息系統。
(三)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目前,濟南、青島、日照等11個城市建有或正在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已建成230.28公里。其中,濟南16.88公里,青島54公里,日照38.92公里。我省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起步早,依托城市道路建設、新區開發、舊城改造,建成了濟南二環西路、青島高新區、聊城古城區等具有代表性的綜合管廊工程。
(四)地下管網改造。我省地下管線種類多,需要改造數量大。截止9月底,全省市政公用管網總長度為169498公里,需改造23142.7公里,已改造9315.7公里,占需改造總量的40.2%,比第二季度增加2.5個百分點。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相關規劃編制進度慢。大部分城市沒有完成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地下管線綜合規劃、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規劃的編制,不少城市還沒有啟動。二是個別城市普查進度不符合要求。縣級市中章丘市和海陽市2016年年底完成普查;諸城市、安丘市、臨清市沒有進行普查。以上5市進度不符合魯政辦發[2015]16號文件中2015年年底前所有城市完成地下管線普查并建立綜合管廊信息系統的要求。三是地下綜合管廊開工少。部分地市2015年計劃建設項目尚未開工建設,不能妥善解決建設運營中遇到的困難,造成項目不能按期開工建設。四是管線隱患整改困難。一些城市在地下管線普查中沒有同步開展事故隱患排查,已排查出的安全隱患由于種種原因,整改進度緩慢。五是個別地市相關單位報表不及時。魯建城函[2015]23號文件要求,各地市各相關單位每月5日前報送上月工作情況。在實際工作中,有個別地市個別單位不能按時上報,對全省地下管線工作情況的匯總造成影響。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加快規劃編制。各地要高度重視城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線綜合規劃、地下綜合管廊規劃的編制工作,落實編制單位和工作經費,制定周密的實施方案。嚴格按照魯建綜函[2015]39號文件要求,按時完成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規劃和項目儲備工作。
(二)加快管線普查和信息系統建設。目前,正在普查的城市,要按照2015年度必須完成普查并建立綜合信息管理系統這一目標,倒排工期,優化工作方案,科學調配人力物力,確保年底前完成任務。章丘市、海陽市、諸城市、安丘市、臨清市相關部門要盡快調整普查方案,濟南市、煙臺市、濰坊市、聊城市地下管線普查牽頭管理部門要加強工作指導,于11月15日前將調整后的方案上報省住建廳。
(三)加快綜合管廊建設。國辦發[2015]61號文件下發后,各地要結合實際,積極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加強溝通和合作,解決建設、融資、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創新思路,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
(四)加強隱患整改。普查中沒有進行事故隱患排查的城市要抓緊進行排查,對排查出來的隱患,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抓緊落實,爭取第一時間將隱患消除。
(五)嚴格月報制度。各地各有關單位,要嚴格按照本單位相關職責,對上報表格中的內容按時、準確上報。對拖延、不按文件要求上報工作情況的相關單位,將點名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