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小區居民經常會反映小區的排水問題突出,由于開發商重樓盤輕地下管道,物業又無力維護,許多新建住宅小區的排水隱患也很大,有的入住兩三年就暴露出很多問題。
今后,小區排水的“胎里毛病”有望從源頭上得到解決。6月1日起,新建住宅小區的排水工程將由開發企業委托市排水管理部門實行“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管理”。
其中,后續的統一養護管理為全國首創。
下水道成為小區建設盲區。小區排水管道就是大家俗稱的下水道,包括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碰上小區雨天淹水,或是家里下水道堵塞污水滿溢,那絕對是件糟心的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住宅小區基本由國有企業建設,下水道養護由街道或房管部門專設養護段等管理,堵塞問題可找專人解決;上世紀九十年代后,小區排水管道主要由開發商建設、物業公司負責后續管養。
目前現狀是,常州小區下水管道壽命一般只有30年。數據顯示,常州1980、1990年代建造的房屋下水道需要改造的占80%,2000年后建設的管道需要改造的占50%。
市排水管理處設施管理科科長陳秀娟告訴記者,有些開發商注重樓盤外在品質打造,排水管道這種隱蔽工程就做得有些“馬虎”。“開發商和招標的施工單位在排水規劃設計上標準低,在管道選材上以次充好,施工過程也不規范,留下很多后患。”
陳秀娟說,小區交付后,開發商是把排水管道交給物業公司維護的。“不過,物業資金不充裕,專業人員和技術力量也不夠,一旦發生下水道堵塞等問題,很難解決。”
新建小區下水道有望延壽
下月起,市區(不含武進區)所有新建住宅小區的排水工程都將由開發企業委托市排水管理部門進行室外排水工程的設計、建設和養護管理。
市排水管理處副處長張澤新表示,統一設計和建設將保證管道材料的質量,提高工程建設標準,“與我們合作的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和人員都符合相應的專業資質和資格要求,小區雨水系統設計重現期將不少于3年,執行‘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和就近排放原則,雨污水壓力管采用PE實壁管或球墨鑄鐵管,今后有望實現新建小區排水管道與住宅小區房屋主體壽命大致相同。”
統一養護為全國首創,張澤新說,“我們會建立起長效巡查機制,每年對小區排水管網運行進行檢查。發生管道堵塞、污水滿溢等,也會迅速派專業人員解決問題。”
而一些開發企業已簽訂排水工程施工合同的小區,仍由開發企業組織施工,經市排水管理部門驗收合格后,接收并養護。
201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