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城市地下自來水管道、燃氣管道出現泄漏現象,往往要挖路掘地后判明情況才能處理,如今鼠標輕輕一點,就能知道哪里出了問題。昨日,揚州市區地下管線GIS系統全部建成,開始投入試運營。這一系統覆蓋區域約372平方公里、管線長度10340公里,為揚州“不淹不澇”城市建設提供了“智腦”。
寧可少建幾座高樓大廈,也要讓城市“不淹不澇”。早在2010年,揚州就啟動了“不淹不澇”城市建設工程,拉開了積水點整治的序幕。五年時間,不少路段的地下管網得到改造,政府累計投入10多億元,整治了60多個積水點。地下管線是城市的“血脈”,除了自來水管道、污水管道,還包括電力照明管道、燃氣管道、通訊管道、數字電視管道等,錯綜復雜,且具有系統性、隱蔽性等特點。如何讓城市管網擁有大數據,鼠標一點,就能讓地下管網情況全方位“透視”呈現,出現情況能及時處理?我市從2013年開始啟動市區地下管線GIS系統建設工作。據悉,歷經兩年時間,我市不僅完成市區372平方公里地下管線探測工作,還成功建成監控系統,擁有了地下管線大數據。
記者在揚州市城市地下管網管理處數據中心看到,只要鼠標一點,各種管網信息數據就會全方位呈現。據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市區8米以上道路地下管線數據全部收入這一系統,共包括8大類23種管線,管線長度10340公里。地下管線信息系統是數字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關系到居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將自來水管道、污水管道、電力照明管道、燃氣管道、通訊管道、數字電視管道等納入同一個數據庫,可實現不同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并通過管理軟件等科技手段實現對地下管網的監控。(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