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內澇、水管爆裂、路面塌陷……一次次事故拷問著城市地下管線的安全;而街頭常常見到馬路被“開膛破肚”,更給市民出行和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今日,市規劃局對《昆明市中心城區綜合管線專項規劃》進行公示,對地下所涉及的給水管、排水管(雨污水)、再生水管、電力管、電信管、燃氣管等管線編制專項規劃,從而讓昆明市中心城區相關專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更科學、有序,指導相關專業設施站點用地布局合理,又滿足功能要求,實現綜合統籌規劃。
新規劃范圍超430平方公里
地下管線是城市的“血脈”和“生命線”。針對昆明目前各專業管線專項規劃各自為政,管理混亂的問題,市規劃局以地下管線探測資料為基礎,通過和相關管線單位(供電、自來水、燃氣等)以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對接,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和控規梳理,先對各類管線設施進行規劃梳理,再結合道路紅線寬度、道路斷面等對各類管線設施進行綜合統籌規劃,推薦綜合管廊敷設路徑,擬定近期建設計劃。最終編制完成了《昆明市中心城區綜合管線專項規劃》。
新編制的規劃期限參照《昆明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近期至2017年,遠期為2018-2020年,遠景為2030年。規劃范圍在總規430平方公里基礎上進行適當擴大,含主城、呈貢新區、空港經濟區。規劃人口以總體規劃為基礎,編制時結合城市發展現狀和遠期發展預期,對管道容量進行了規劃預留以服務于未來人口增長需求。
規劃力求最終實現6項目標:讓昆明市中心城區相關專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更科學、有序;通過與昆明市中心城區用地的總體協調,既實現相關專業設施站點用地布局合理,又滿足功能要求,指導相關專業設施站點布置;梳理相關行業現狀、規劃主干管網、合理分配地下空間資源,確定主干管網的平面、豎向排列位置,指導相關專業主干管網敷設,綜合統籌,確定綜合管廊建設路徑;指導相關區域控規、相關專業專項規劃的編制;為相關專業管線年度建設計劃和道路建設整治計劃的編制提供參考;為規劃建設管理提供技術支撐,配合建立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數據管理體系。
新增8條綜合管溝
昆明市綜合管溝建設雖起步較晚,但目前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已建成的綜合管溝包括:彩云路、廣福路、灃源路綜合管溝,全長約46公里。綜合管溝內主要包括電力、給水、電信(弱電)等管道。
按照規劃,綜合管溝規劃期內合計建設里程為116公里,其中規劃70公里,現狀46公里。新增的管溝包括配套飛虎大道、春城路、星耀路、古滇路、204號路、二環南路、昆武高速入城地面段、主1路,共計8條道路綜合管溝。
現狀管網原則上保留
為增加本規劃的指導性和實用性,市規劃局編制了《昆明市中心城區綜合管線專項規劃導則》,內容包括相關管線敷設方式、相關規劃中的管線控制、現狀及規劃管線的銜接、綜合管線斷面布置、交叉節點管線布置、地下空間開發與管線敷設的銜接、入地管線及架空線路敷設、管線資料更新、探測要求等內容。
規劃要求,重要設施站點,如110kV及以上變電站、通信核心節點、污水廠、給水廠等,保障大片區需求的設施必須予以嚴格遵守(位置、規模、數量)。主干管道在滿足片區要求以及征得管線單位同意的前提下,可優化調整敷設路由。現狀管網系統原則上予以保留,但在道路改造需遷改或管網系統老化需更換時,應根據管網建設需求和規范標準,進行重新建設。作者:吳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