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頭市城市地下管線普查信息系統建設工程榮獲2015年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優秀工程金獎。該獎項的獲得標志著包頭市城市地下管線信息化建設成果達到同類研究的國內領先水平,包頭在全區率先邁入了地下管線有據可查的大數據時代。
據了解,2013年7月,包頭市下發《包頭市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實施方案》,并成立了由規劃、建委、發改、財政及管線權屬等27家單位組成的地下管線普查工作領導小組。普查覆蓋昆區、青山區、九原區、東河區、稀土高新區及石拐新區范圍內主要道路下的地下管線及穿越機關、企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的主干管線,面積約750平方公里,共普查給水、排水、燃氣、電力、通訊、工業、熱力、人防工程共8類28種地下管線12453公里。包頭市政府為開展普查工作撥付專項經費2870萬元。工程共探測地下管線12453公里,對稀土高新區范圍內原有的811公里管線數據、包頭市區范圍內原有的319公里燃氣管線數據,按照普查技術規程進行屬性補測、數據轉換、監理核查后,依照標準格式整理入庫,使包頭市城市地下管線數據庫庫存達13583公里。
今年6月,包頭市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領導小組主持召開包頭市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驗收及科技成果鑒定會,邀請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城市規劃協會、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和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等部門的7位專家,對包頭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進行了驗收和科技成果鑒定。(記者 莎日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