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吉林省住建廳獲悉,作為全國唯一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省,這個省目前已有17個城市開建地下管廊,部分管廊初具雛形。
在四平市接融大街地下管廊施工現場,記者看到,8.7米寬的長方體地下管廊被分為三個艙,兩側艙為電力、通信、給水等管線“棲身”,1.5米寬的中艙為供熱管線預留,同時也是管線維修“地下高速公路”,可供電動車行駛。
“地下管廊通過將城市地下空間重新布局和安排,可以徹底改變地下管網混亂問題,避免出現‘馬路拉鏈’現象。”吉林省住建廳城建處副處長韓東男說,對于各行業管線,入廊后更方便管理維護。通過監控、報警等系統,可以及時處理管線漏失,大大減少日常維護費用。
按照適度超前,為將來發展預留空間的要求,吉林省高標準、高起點規劃設計,各地市建設中積極創新工程管理和施工工法。據了解,在電力、給水等市政設施管線入廊的同時,四平、松原等城市結合低碳城市建設,在管廊內還預留了電動汽車充電樁專用電纜。
今年,吉林省將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的融資模式,完成直接投資70億元,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管廊149.43公里。(記者郭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