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5點30分,市民李先生通過微信向本報報料:宜昌港汽車客運站停車場門口的沿江大道馬路邊,地面上出現一個大洞,現場已放置了警示標志。
接到線索后,記者立即趕往現場,目測這個洞口長約75厘米,寬約50厘米,洞深約1米,空洞可見處長約1.5米,寬約1.2米。洞底有少量積水,可以清楚看到泥土混合鵝卵石的路基。
路面突現一個大坑
記者向該停車場的工作人員了解到,昨日下午1時許,三峽游客中心的職工付剛突然發現,停車場門口的路面有下陷跡象,中間還有一個雞蛋大的洞。
三峽游客中心經理嚴東新聞訊趕到現場,用一根鐵棍輕敲路面,發現下面似乎是空的。稍用力搗了一下,路面上就破了一個大洞,從洞口可以清楚看到下水管道。
發現及時未釀事故
發現險情后,停車場工作人員迅速在洞口處設置了警示標志,并派人值守。記者在現場看到,地下空洞和地面僅僅只隔著一層10厘米厚的瀝青路面。滿載的小型貨車通過,都難保不引發塌陷,為何大型客車停車場門口,車輛進出頻繁,沒有發生事故呢?
經觀測,客車出站時,因車體較長,通常會以較大的轉彎半徑,從大門左側右轉彎出站,而進站車輛也是貼著大門左側,右轉彎進站。而空洞的位置,較靠近大門右側近人行道處,沒有承載客車的重量,所幸沒有事故發生。
疑因下水管道破裂
如此“巨大”的坑洞是怎么來的呢?帶著疑問,記者采訪了正在現場參與施救的工作人員。
“現在具體原因還不好說,初步判定為下水管道出現了裂縫。因為該管道是重力管,不是壓力管,只有在水量較大時,內部壓力將水推出裂縫,沖刷路基,形成空洞。具體情況,還要等挖開了才能知道。”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事故路段正在搶修
在停車場工作人員報警后,交警迅速趕到現場,設立了隔離路標,指揮過往車輛有序通行。停車場也派出工作人員,指示進出站車輛,由停車場另一側入口通行,并完全封閉事發出站口,等待施工。
現場施工的工作人員表示,如無意外,將在下周一結束施工任務,恢復道路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