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等10個部門、單位組織制定了《東營市城市地下管線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簡稱《細則》),明確地下管線管理部門的職責,對地下管線設計、規劃、施工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城市地下管線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根據住建委對中心城地下管線普查的數據,東營共有地下管線36種,總長9520公里。今年初,東營市出臺《東營市城市地下管線管理辦法》,加強城市地下管線管理,保障地下管線安全運行,而近日剛制定的細則則是對辦法的進一步細化。
《細則》要求,市地下管線管理實行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原則上每季度召開一次,研究制定并推動落實地下管線管理方面的政策措施,協調解決地下管線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修訂完善各類地下管線標準規范,指導、督促和檢查地下管線管理相關工作。
在編制各種管線規劃時,堅持安全第一,合理確定管線設施的空間位置、規模和走向等,加強安全風險評估,確保不留隱患。各部門組織編制的地下管線有關專項規劃,經審查和審批后,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地下管線工程應當嚴格按照城市地下管線綜合規劃進行建設,未經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審批,不得隨意建設各類管線。
在規劃設計方面,《細則》明確,道路工程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要對城市道路與地下管線進行綜合設計,編制道路與地下管線統籌協調的施工圖。新建地下管線應當盡可能布置在綠化帶、人行道的下方,最大限度地減少機動車道、慢車道的檢查井數量。施工單位應當建立質量安全責任制,編制專項質量安全施工組織設計,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準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
在施工時,施工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施工質量檢驗制度,嚴格工序管理,做好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和記錄,并在在隱蔽前對隱蔽工程進行驗收。監理單位應當選派具備相應資格的總監理工程師和監理工程師進駐施工現場,對項目履行監理職責,并承擔監理責任。供水、排水、中水、燃氣、熱力等管線鋪設完成后,應當按照有關標準規范進行強度、密閉性等功能性驗收,確保達到國家有關規范標準要求。
另外,對輸送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料的地下管線,管線權屬單位應當完善管道標志和警示標識,定期進行全面檢測、檢查。管線檢查及維修人員需下井作業的,應當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配備必要的設備,做到先檢測、后監護、再進入,確保人員安全。對涉及危險化學品輸送管道的施工作業,嚴禁在地下情況不明時盲目進行開挖作業。廢棄的管線、線桿由管線權屬單位負責進行拆除,產權不明的由城市管理部門進行拆除,不宜拆除的管線應填封其檢查井。(宋貝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