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揚州市城鄉建設局,記者現場體驗了揚州3d全景地下管線信息系統。
記者點擊文昌閣,文昌閣轉盤周邊的建筑及地下管線全景呈現了出來,從文昌閣沿著汶河路向北,不僅交通銀行大樓、四望亭等建筑都立體展現,地下五顏六色的管線也一一亮出。隨后轉向,從文昌閣沿著文昌路向西,沿線建筑及管線同樣呈現。
專家介紹,這就是3d全景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呈現出來的畫面,效果很逼真,制作起來卻相當麻煩。“我們要派工程師實地拍攝、測量、統計數據,在衛星地圖上標注出來。”據介紹,回來后再將拍攝的照片、測量到的數據導入電腦,建立電腦模型,最后由電腦軟件渲染出來,才會出現眼前這幅效果逼真的3d圖,并提供各種強大的功能。
地下管線普查探測中,同時選用電磁波頻率寬、性能穩定、分辨率高的英國rd系列、日本富士pl960高精度地下管線探測儀、瑞典ramac/x3m地質雷達和埋地井蓋探測儀等先進設備。
管線長度上萬公里五種方式查詢
這一系統覆蓋范圍有多大?揚州的地下管線有多長?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一系統覆蓋區域達到了310平方公里,管線長度達到上萬公里,管線數據包括給水、排水、天然氣、供電、路燈、交通信號、熱力、電信、移動、聯通、鐵通、電力通信、公安通信、燃氣通信、電視等,涵蓋了揚州地下管線的方方面面。據介紹,這次對市區8米以上的道路地下管線進行了普查。
如何查詢某一段的地下管線?工作人員介紹說,可以通過5種方式查詢地下管線的情況。即按道路名查詢、按500圖幅號查詢、按單位名查詢、按交叉路口查詢,同時還有自定義屬性查詢。
據介紹,這一系統包含有綜合管理子系統、三維展示子系統、共享發布子系統和服務管理平臺等,功能十分強大。系統不僅有管線長度統計、管點數量統計、圖幅統計、專題統計等功能,用戶可以使用系統提供的統計功能,從多個角度完成對管線的統計操作,統計結果能以多種圖表方式顯示,并可以打印輸出,同時還提供一系列空間分析功能,包括橫縱斷面分析、預警分析、管線埋設合理性分析、爆管事故影響范圍分析和拆遷分析等。
大數據可全社會共享減少挖斷管線等事故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一系統有多個子系統,具有多項功能,大數據可全社會共享。
據介紹,這套系統具有數據管理、數據更新、服務應用等功能。
數據管理,將實現對揚州地下管線信息計算機化、網絡化的綜合管理,為市委、市政府和管線權屬單位決策支持、應急指揮、綜合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數據更新,系統將提供地下管線監理差錯工具,實現對地下管線數據的動態更新,保證城市綜合地下管線信息化建設的持續性,以及系統的最新數據。
服務應用,將為建設、施工單位提供地下管線的查詢,降低挖斷管線等事故的多元化服務,為揚州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及減災防災提供信息服務。
專家介紹說,系統有綜合管理子系統、三維展示子系統、共享發布子系統、服務共享管理平臺4個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