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在我國東北邊陲漠河輸油首站值班的計量員張臣,看著站控機上顯示的數據欣喜地說,漠大原油管道投產至今已累計安全平穩輸送原油6130萬噸。
中俄(漠大)原油管道是我國四大國際能源戰略通道之一,管道橫貫大興安嶺山脈,穿越松嫩平原腹地,是國內第一條穿越多年凍土區域和原始森林的大口徑長輸跨國原油管道。管道沿線極端最低氣溫達零下50攝氏度以下,寒冷天氣超過8個月,積雪厚度可達1米以上;管道所經大興安嶺山脈,基本為中低山、丘陵和河谷地貌,部分地段山高坡陡;所經林區生態環境脆弱,人煙稀少,社會依托條件差。
2011年1月1日投產以來,負責漠大管道運營的管道加格達奇分公司,克服高寒地區管道管理難題,對站場、沿線閥室設備和生產系統進行檢測和維護,對應急搶險設備和物資加裝預熱、保溫,確保站場設備設施安全過冬,保障冬季安全生產。在克服極地高寒、漠河站擴容改造和漠大增輸擴能改造等工程施工困難的同時,這個分公司做到生產施工交叉進行,尤其徹底解決加格達奇站V-0109#閥門內漏隱患;在生產運行中,嚴格執行北京調控中心指令,堅持“集中調度、統一管理”的原則,做到作業有監護,操作有唱票,履行運行監護職能。
漠大管道北接俄羅斯遠東輸油管道中國支線,南連中國石油管道公司東北輸油管網,開辟中國石油四大原油進口通道中的東北通道。漠大管道投產后,及時有效填補東北地區石油資源供應缺口,實現我國進口原油運輸和供應的多元化,提高我國石油資源供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作者:張東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