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加大垃圾污水處理力度,日處理能力分別達到2.3萬噸和500萬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達到9.5億立方米。——摘自《關于全市經濟發展工作的報告》
市長王安順在報告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時表示,努力破解城市發展難題,要全力抓好大氣霧霾治理,要進一步加大污水治理力度。據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2年7·21特大自然災害之后,本市就制定計劃分階段完成中小河道的治理,到明年汛期,1000多公里的中小河道將會完成治理,包括完成河道清淤、修繕護坡、治污等等,形成“碧水繞京城”的美景。
蔡家河是潮白河水系箭桿河的支流,在潮白河部分支流啟動治理,局部河段污水入河,山區民俗旅游排放污水、亂棄垃圾對水源地構成威脅。為了改善生態環境,保障南水北調水源地的水質安全,順義區對全區的排污口進行了集中整治。
在蔡家河老莊戶橋西100米左右,記者24日探訪時看到,一座污水處理站正在建設之中,目前正在進行污水管線和設備的安裝工作。該污水處理站采用的是生物速分工藝處理污水,原水來水之后經過初步沉淀、速分生化、紫外線消毒等多個步驟才會最終流入蔡家河。這樣的污水處理站在蔡家河和方氏渠上共有6座,日處理能力5500萬方,有32個排污口都能得到治理。
順義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順義區現有區級河道21條,總長294.7公里,分屬于潮白河、北運河、薊運河流域,河道兩岸共有排污口205處,據測算,全區年污水排放量約9334.8萬方,每天約有7.7萬方的污水未經處理直接入河。
除了6座污水處理站,順義區在小中河上還要建設3283米的截污管線,將馬坡等鎮的污水截流導入區市政污水處理廠,治理53個排污口。其余120個排污口則計劃采取納入已建、在建、計劃新建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養殖業污水處理建設站等多種辦法進行治理。目前,順義區排污口治理項目第一期北石槽、北小營等9個鎮計劃本月底前完成立項審批,其余將在春節前完成報批,節后開工建設,汛期就會完成治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