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網改造工程竣工 船廠生活區24小時供水
發布時間:2014年12月18日 | 來源:搜狐焦點網
投資4700萬元的船廠生活區供水管網改造是我市供水管網改擴建二期工程的重要項目。該工程于今年9月2日開工,至11月20日實現試運行,比預計工期提前了25天,現在改造區域已經全部實現了24小時供水。
管網漏失嚴重
船廠生活區用水水源來自市自來水公司玉皇閣凈水廠,供水轄區用水戶總計12011戶,用水人口約3萬人。改造前供水模式為早晚2次分時供水,供水時間為6小時,早、晚各3小時。
據介紹,該地區供水系統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供水管網全長約5萬延長米。由于使用年代久遠,室內、外供水管網陳舊老化,管網蝕損、跑、冒、滴、漏現象嚴重,管網漏失率達40%以上,造成巨大浪費。部分管線經常出現負壓現象,有時污水倒流影響水質,上下水交叉污染威脅供水安全,嚴重地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質量。此外,有些水表老化,無法正常計量收費。
施工難度不小
市自來水公司副經理王大明介紹,此次船廠生活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施工難度很大。
一方面,船廠生活區地形地貌復雜,最高地區海拔76米,最低只有14米,且土質類別差別很大,次尖巖分布多,造成很多地方無法用人工開挖,只能依靠機械炮錘開鑿,造成部分地區施工進展緩慢。
另一方面,該地區管線鋪設年代久遠,很多已經沒有施工圖紙。在鋪設新管線過程中又不能中斷供水,必須找到老管線,有時施工人員只能挖深坑查找,給施工帶來很大麻煩。
另外,船廠生活區居住人員復雜,流動人口多,有很多空置房和出租房,有的聯系不到房主,只能通過社區、街道、派出所、鄰里等方式聯系和協商,拖慢了施工進度。
合理調整布局
為做到便民不擾民,施工過程中,施工方與街道、社區密切溝通,召開居民代表座談會征求意見。暢通信息交流渠道,設立專用熱線電話,張貼在每個單元門前,派專人負責接聽、記錄和反饋。
同時,根據工程實際需要,對原施工圖設計進行了合理調整,包括望海寺東西區、島里加壓泵站供水格局設計等。在濱海公路DN300管線避免破路調整線位、島里生活區DN225主管線調整至公路邊溝、望海寺東區廢品收購站DN300線位調整過程中,與規劃、供電、路政、城建、海洋觀測站等相關部門積極溝通。既保證了合理供水布局,又解決了工程無法回避的困難。
實現全天供水
記者了解到,此次改造工程共完成外網28501延長米,入戶安裝9843戶,其中一層2334戶,二層以上7509戶;安裝IC卡水表9919塊;普通水表253塊;混凝土恢復2443.7平方米,方磚恢復4175.3平方米,黑色路面恢復77.8平方米;新建給水泵房1座;改造給水泵房2座。徹底結束了船廠生活區分時供水局面,實現了24小時供水。
記者采訪過程中,居民對供水管網改造贊不絕口。家住百萬莊10-7號樓的居民孫玉英告訴記者,她和老伴今年都70多了,已經在這里住了十幾年,“以前每天都要記得接水,而且一來水都是鐵銹、黃水,得放好一會兒水才能清亮,浪費啊!現在時時都有水,熱水器也能用了,想啥時候加水都行了。”
pictures of people with hiv
site preventing a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