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国产精品综合-国产精品资源站-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Language : English  |
申請入會 |注冊 |登錄

俄羅斯為何暫停“南溪”管道?

發布時間:2014年12月17日 | 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

1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由于歐洲方面的反對,俄羅斯準備放棄南溪天然氣管道項目計劃,轉而通過擴建藍溪管道經土耳其向歐洲輸氣。普京放棄南溪管道,反映出俄歐能源關系遭遇波折,其背后受一系列內外因素的影響。

一是歐盟管道禁令、經濟制裁等一系列措施的聯合扼殺。歐盟委員會一直未批準“南溪”天然氣管道計劃,并要求與俄已簽政府間協議的中東歐國家修改協議。另外,歐盟提出“第三能源一攬子方案”,要求俄羅斯與歐盟能源貿易的管道等基礎設施必須有第三方參與,這無疑挑戰了俄羅斯的底線。一貫強硬的普京做出寧愿擱置管道建設、也不愿意受制于人的選擇,不足為奇,實屬無奈。

二是俄歐關系大環境惡化,使原先友好合作氛圍受損。烏克蘭危機使俄歐關系由戰略互信滑向戰略互疑,使原先“合作為主、沖突為輔”的俄歐能源關系轉向“合作與沖突交織”。俄歐原先存在的能源合同、控制權、市場、基礎設施等四大矛盾也相應激化,俄歐“南溪”管道的流產成為俄歐能源矛盾的犧牲品。

值得強調的是,“南溪”管道“崩盤”也是與“納布科”管道博弈的余震。兩條管道纏斗多年、互有損傷,雙方均未能笑到最后,其夭折與政治斗爭不無關系。

三是俄歐能源戰略調整的結果。一方面,烏克蘭危機下俄羅斯轉向東方,俄羅斯在亞太能源市場上有新突破,不再那么看重與西方的非核心“雞肋項目”。加上油價下跌拖累油氣出口收益、削弱俄羅斯財政實力,降低俄羅斯油氣行業投資能力。新簽訂的項目融資都成問題,“南溪”項目所需的235億歐元投資對財政捉襟見肘的俄羅斯壓力很大。這也是形勢緊迫下,俄羅斯抓大放小,進行能源投資結構調整的產物。另一方面,歐盟經濟疲弱,現有俄羅斯天然氣產能消化不夠,更無余力擴大天然氣基建。歐盟能源結構調整的趨勢是增加非化石新能源消費,降低化石能源消費,提高能效、節能減排,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需求漸趨飽和,甚至逐步下降。

四是烏克蘭、美國等第三方因素的影響。一方面,烏克蘭危機曾使俄烏“斗氣”,經過三方天然氣會談,1030日俄烏歐簽署三方天然氣供應協議,烏克蘭在俄歐能源貿易中的風險性降低。無論是歐盟力主修建的納布科,還是俄羅斯力主修建的南溪,都有繞過烏克蘭的意圖。而三方協議的達成使得烏克蘭的過境風險相對降低,俄歐繞過烏克蘭、降低能源過境風險的緊迫性下降。另一方面,美國支持納布科管道代替南溪管道,同時與歐盟制裁俄能源與金融行業,削弱俄投資與基建能力。美國頁巖油氣的大規模開發,客觀上提升了歐盟天然氣市場的相對飽和度,使得俄羅斯能源投資回報風險明顯增大。

另外,不排除是俄羅斯的一種能源外交姿態。普京與土耳其合作擴建“藍溪”管道的同時,也分明在提醒歐盟:俄羅斯還有其他合作伙伴。也許俄羅斯內心不打算真的放棄該管道,只是通過威脅放棄該管道,促使歐盟心里著急,放松與調整阻撓“南溪”管道建設的政策。試想,若俄歐關系緩和,歐盟收回對該管道的禁令,俄羅斯也許會做出相應調整,不排除該管道起死回生的可能。這也是一種能源多元化的游戲,一種施展能源外交、多方謀求利益的技巧。

普京擱置“南溪”管道將產生一系列影響。對俄羅斯而言損失不小,俄羅斯圍繞“南溪”管道的前期大量投入(50億美元)有可能成為沉沒成本。不過,俄羅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俄可集中財力物力精力建設更大更重要的東方項目,這也是落實轉向東方戰略調整的表現。對歐盟大國而言,放棄管道建設的損失有限,說明自身的一系列政策取得了效果,這也符合歐盟以局部較小經濟利益損失換取更大政治戰略利益的思路,將促進歐盟推動南方天然氣走廊等多元化方案的實施。對南溪沿線國家而言,則損失不小。南溪管道擱淺對美國制裁俄羅斯具有重要意義,旨在繞開烏克蘭的“納布科”管道計劃、“南溪”管道先后流產,對烏克蘭而言可謂“雙喜臨門”,對其過境地位的威脅有所降低。而對土耳其而言,其過境地位有望增強,過境收入增多,2015年開始獲得從俄進口的九四折優惠天然氣,并共建首座核電站。總之,是俄歐相爭,美、烏、土得利。

從“南溪”管道的教訓我們要認識到,作為多邊能源基礎設施,沿線國家享有項目“一票否決權”,易受政治、法律、經濟、市場等風險影響。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海外能源合作需要未雨綢繆、防范風險與爭端。一旦能源爭端發生,也要利用磋商、談判等政治與專業手段化解,運用仲裁、訴訟等法律手段應對,最大限度維護自身海外利益。作者:程春華

 

finding out your boyfriend cheated open why does my boyfriend cheat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