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管線錯綜復雜,道路被挖開后,發現此處根本無處再鋪設新管線……這種“馬路拉鏈”現象未來將大為減少。昨日,市城鄉規劃設計院表示,我市正在建立地下管網數字化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即形成一幅地下三維立體空間圖網。最終,那種頻繁的道路“拉鏈式”開挖現象將得到改變。
地下管線需要一張“地圖”
作為老工業城市,我市地下管網可以說“理不清、剪不斷”,其歷史久遠,可追溯至日偽時期。多年來,自來水、燃氣、排水、電力、電信、工業等各種管線、管道不斷新建,陳舊的扔在遠處,廢棄不用的也不進行清理。以前,管線鋪設都是以道路和建筑為標志物鋪設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道路不斷拓寬、新建,建筑物不斷翻建更新。地下管線的數據檔案資料有的沒有了,有的已經無法分辨具體位置。同時,管線所屬單位也是各自為政,每到自家施工時才想起施工處會不會挖掘到其他單位的管線。
野蠻施工挖斷、挖破各類管線,輕則停水停電,重則發生重大事故,這樣的事情屢見報端。地下管線每天為百姓輸送自來水、燃氣、電等,這一“城市生命線”具體資料信息迫切需要資源共享。
“透視”管網減少“馬路拉鏈”
地下管網情況清楚了,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馬路拉鏈”現象。
日前,我市有一新建工程需要從湖南地區走匯園路引一條電力線至解放東路(原礦工路),開發建設單位要破開匯園路,重新鋪設近3公里的地下電力管線。當該單位到規劃部門規劃路由時,市城鄉規劃設計院對該處進行勘測,勘測結果顯示該處有電力管網,并且其中有空管,不用給馬路“開膛”埋管,可直接從管中穿線,這樣又減少了一處“馬路拉鏈”。
據介紹,在城市建設中,不了解地下情況為道路“開膛”的情況時有發生,地下管線勘測勢在必行。截至目前,市城鄉規劃設計院已經為28個建設項目進行了管線勘測,勘測老舊管線110公里,這些管線遍布鞍山城區各個角落,涵蓋了燃氣、自來水、熱力、電力、電信等各種管線。
地下空間圖繪制進行中
目前,市城鄉規劃設計院對城區老舊地下管線的勘測已經全面展開,填補我市市政管網勘測的空白。下一步,市城鄉規劃設計院將根據已經掌握的及不斷勘測得到的地下管網數據,建立一個全面的地下管網數字化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包括城市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電信、工業管道等地下管線和隱蔽工程。系統不僅將新規劃內容納入管理系統,同時還將不斷地補充先開工后審批的緊急項目現場測繪數據和陳舊的管網勘測數據,避免再次成為隱蔽的地下管網工程,這些數據材料組建的管理系統將繪就一幅地下三維立體空間圖網。
相關人士表示,通過全面掌握我市城區地下管線現狀,能夠更好地發揮城市基礎設施的作用,提高城市搶險抗災能力,保障城市功能正常運轉,減少城市“馬路拉鏈”現象。(作者: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