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計劃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較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線體系。記者昨從建設部門了解到,我市已組織專家對“揚州市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揚州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設計書”及普查(試驗區)成果評審和驗收,計劃今年底基本完成地下管線外業探測,完善地下管線信息系統,明年3月前完成系統建設并投入試運行,6月進行綜合驗收。
老城區地下管網分布查明
記者昨了解到,市區地下管線普查和信息系統建設項目,首先確定地下管網分布密集、涉及管網種類繁多、建設年代跨度大、新舊管線縱橫交錯,具有代表性的5.09平方公里老城區作為探測試驗區。項目上月完成探測和整理工作,形成了試驗區成果。
據初步統計,試驗區地下管線普查(試驗區)累計完成綜合管線探測546.32公里,共探查管線點44598個。
地下管網裝上“透視眼”
“地下管線信息系統是數字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關系到居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將自來水管、污水管、電力照明、燃氣、通訊、數字電視、甚至信號燈等各種地下管網納入同一數據庫,可實現不同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并實現對地下管網監控。”建設部門的同志介紹,“這些管線分屬不同的專業部門和市政公司,過去是各自管各自的,搭建同一數據庫后,可做到信息共享,隨時查詢,相當于為地下管網裝上‘透視眼’。”同時,還可及時發現隱患及時解決。
覆蓋310平方公里規劃區
“目前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已初步形成一套數據標準規范;試驗區的成果數據已全部入庫,逐步測試了系統的基本功能和數據的完整性,發現的一些問題已與探測單位、監理單位溝通并已基本解決。下一步將擴大范圍。”建設部門的同志介紹,未來我市地下管線普查覆蓋310平方公里規劃區,將統一建立地下管線信息系統。
今年底,將基本完成地下管線外業探測,同時完善地下管線信息系統。明年3月前完成系統建設并投入試運行,6月組織專家對普查成果和信息系統進行綜合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