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7日,國資委、中央網信辦聯合組織多位知名專家、以及16家網絡媒體走進航天信息[-1.45% 資金 研報]股份有限公司,開展“走進新國企——感受科技的力量”主題活動。期間,采訪團來到位于蘇州吳中的綠色太湖智慧新城,見證信息技術與城市管理深度融合,感受科技為生活帶來的變革。
智慧管網系統模型。攝影:董維嘉
“如果一座城市的地上面貌是她的表皮,那么地下管網就是她的良心所在”。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二院(以下簡稱航天科工二院)智慧管網技術專家王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在只有保障城市的“良心”正常無故障,才能保障城市居民的安居樂業以及城市的正常發展,航天科工二院推廣的智慧管網正是通過信息技術對城市的“良心”進行科學監測維護,為城市居民構筑安全宜居的“良心城”。
智慧管網感應器。攝影:董維嘉
當前,城市智慧化,已成為繼工業化、電氣化、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浪潮”,建設“智慧城市”是世界城市發展的前沿趨勢,我國也正在匯入這股新的浪潮。在國內,航天科工二院正是引領智慧城市浪潮的“弄潮兒”。
據航天科工智慧管網工程師介紹,智慧管網作為智慧城市項目的核心技術,是以精確探測、定位地下管線為基礎,實施監測感知管線破損等故障,構建地下管線全壽命周期管理的綜合信息平臺系統,從而及時預警、處置地下管線的異常,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其對象是從進入城市到服務民生的所有地下管線,其主脈絡與城市路網(地上、地下)相隨,智慧管網的內容包含精確探測、地下標識、綜合感知和應急聯動的全壽命綜合管理系統。
智慧管網數據監測系統。攝影:董維嘉
據了解,航天科工二院參與了四十多個智慧城市的規劃和建設項目,已完成了石家莊、廊坊、昌平未來科技城、豐臺、蘇州太湖新城、襄陽、武漢、新疆瑪納斯、重慶兩江新區、寧波梅山等城市的智慧管網建設規劃。其中蘇州太湖新城智慧管網的建設內容包含管線電子標識系統、管線監管系統、管線應急處置系統、管線規劃分析系統和管線綜合信息平臺五部分,實現了給水、排水、燃氣、熱力、供電、通信等主要管線各項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和自動化。同時,智慧管網的建設使蘇州太湖新城具備了全方位、多手段的地下管線綜合管控能力,有效控制了地下管線安全事故的風險,為安全對標分析、事故應急處置提供全面的信息輔助決策,對保障太湖新城地下“生命線”安全意義重大。
“智慧管網”以科技手段為支撐,逐步構建堅強、安全、高效、合理的智慧管網體系,實現精細化的定位管理、綜合化的安全監管、高效化的應急處置、智能化的規劃分析、全面化的信息共享,讓信息技術與城市管理充分融合,為城市發展提供強大的安全保障。(董維嘉)